環境科學專業課程介紹

環境科學專業相關課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士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全面掌握環境科學與工程及其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並且具有優秀實踐應用能力的創新應用型專業人才。“環境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課程的設立,可以為培養該領域人才提供課程支援,可為澳門地區培養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技術人才。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提出以及國家對澳門的大力支持,也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士畢業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未來本澳及國家對環境領域的人才需求將持續增加。更多課程介紹請點擊此處    


       

環境科學與管理碩士基礎必修科目

MEMZ01水質控制過程(3學分)

本課程將系統的介紹各種水環境問題及水污染控制技術的方法原理,包括物理學、物理化學、化學、微生物學方法和原理。在介紹各種方法原理的基礎上,也將闡述這些方法在區域水污染控制和管理中的應用。該課程為環境領域基礎課程,對於學生未來環境專業的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MEMZ02環境影響評價 (3學分)

本課程能使環境專業的同學初步掌握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式和常用方法,對水、大氣、固廢等方面的環境影響因數和預測模式有所領會,同時通過一些案例分析瞭解在常見情景下的環境影響因素識別和判定原則。

MEMZ03固體廢棄物管理和資源化(3學分)

本課程將從城市固體廢棄物及其資源化基本理論出發,以城市生活垃圾為主,系統地介紹規劃的基本內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現狀分析與預測、規劃目標與指標體系的設置、城市固體廢棄物的收集與運輸規劃、處理處置規劃、綜合規劃方案的優化、資源化和產業化管理、綜合管理與規劃實施的保障體系等內容。

MEMZ04大氣環境學(3學分)

本課程將論述備受關注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說明其來源、成因、物理和化學過程以及管理和治理;其次闡述近代國際上三個大氣環境熱點問題:即酸雨、臭氧層破壞和氣候變暖,闡明它們的由來、危害、科學認識及防治對策等。

MEMZ05環境法律 (3學分)

本課程將全面闡述我國環境保護法基本概念;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我國最新的環境品質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法律責任等。本課程也通過大量的案例和點評對環境問題、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理和處罰進行系統闡述。

MEMZ06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3學分)

本課程將探討分析環境污染與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的關係,討論各環境要素在人類活動影響下出現的污染及一般的治理原則和技術措施,闡述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意義,介紹最新的環境標準和環境監測方法以及環境品質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等環境品質宏觀調控手段。


       

環境科學與管理碩士專業選修科目

MEME01環境規劃與管理(3學分)

本課程以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系統協調持續發展為目標,以人 - 環境系統為調控對象,以對未來的環境目標和環境保護措施為主要研究內容,以全新的環境規劃與管理的觀點,將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能系統地瞭解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內涵、基本理論問題、主要內容和技術方法,熟悉和掌握環境規劃與管理的決策支援系統,初步具備對水環境、大氣環境、固體廢棄物、土地資源與生態保護、城鎮環境的規劃與管理方案制定能力。

MEME02氣候變化(3學分)

本課程內容將不僅僅限於氣候變化科學問題,還包括了與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的適應、減排和國際制度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具體內容包括氣候系統、氣候變化的事實、氣候變化的原因、氣候變化模擬與預估、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適應、減緩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制度以及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

MEME03國際環境法(3學分)

本課程將國際環境法的基礎理論與國際環境司法實踐相結合,對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物種銳減、土地沙化、濕地縮減、環境與貿易、工業事故跨界影響等具體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討。該課程將幫助學生對國際環境法和公約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瞭解國際環境法和公約的實施原則。

MEME04能源與環境(3學分)

本課程從構築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角度,以能源與環境的關係為主線,具體闡述能源與環境的相關科學問題與新興技術,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傳統化石能源的轉換和利用;化石能源利用過程中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及解決的技術方案和科學手段;新興可再生能源形式及相關科學技術等。

MEME05環境化學(3學分)

本課程密切結合我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通過闡述污染物在大氣、水、岩石、生物各圈層環境介質中遷移轉化過程所涉及的污染化學問題及其效應,較全面深入地闡明瞭環境化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

MEME06統計學(3學分)

學生在本科目中將學習如何通過估計、假設檢驗、回歸等統計工具來分析和解釋資料。學生還將學習如何使用相應的統計軟體,如SPSS, Excel等。

MEME07 管理決策方法(3學分)

本課程主要介紹如何將計算機、統計、數學等工具綜合應用於管理決策問題。本課程結合決策分析的理論面與管理的應用面,對決策分析的各種方法做介紹,課程將系統地介紹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目標規劃、非線性規劃、排隊論、模擬模型等主要理論和方法,並輔以個案研究。

MEME08資訊服務管理(3學分)

本課程將介紹以服務作為一門科學的觀念來討論不同服務質量的衡量方法。然後介紹如何管理服務的性能, 以達到某一特定標準的性能檢測.

MEME09環境科學與管理前沿專題(3學分)

本課程主要以現實發生的環境科學和管理國際前沿的各種問題、觀點、理念、技術以及環境事件為對象,進行分析和討論。課程也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分享他們的觀點。


       

更多有關環境科學與管理碩士課程內容請 點擊此處    

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課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課程強調學科交叉、獨立創新和課程實踐,包括開展同材料科學、人工智能、計算數學等先進學科的合作研究;參與科研項目;了解市政環保設施和優秀環保企業運營;與產業界專家學者學習科學知識和經驗等。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環境道德意識,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未來產業界、科技界以及政府管理層所倚重的綜合型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高層次人才。更多課程介紹請 點擊此處    


   

建築學院相關課程

設計研究方法(3學分)

課程全面系統性地介紹建築設計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實用技術。通過課程的學習,瞭解並掌握如何把感興趣的問題變成可行的研究課題,進而設計出一套研究方案,並實施擬出規範的研究計畫書以及撰寫展示成果研究報告。

進階建築與環境設計(一)、(二)(共6學分)

本課程以實際具體之建築與都市設計案件作為習作物件,經由設計課題之發掘、理論的探討、案例研究、設計目標及原則的研擬、替選方案提出、評估準則之擬定、方案評估及定案等一系列科學化步驟完成設計習作練習。過程中使學生瞭解並熟悉執行都市設計的程式。習作成果除以圖說、模型及3D動畫呈現外,並強調報告書之撰寫。為訓練學生溝通、協調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將學生分組進行Team Work教學。

都市發展與空間構成理論研究(3學分)

本課程目的在於對地方經濟與都市發展提供理論性的理解分析,並從規劃的角度擬議相關發展策略。除將以文獻閱讀方式吸取國內外相關的理論性知識與實證經驗外,對於發展政策與規劃技術亦將予以探討。為期使理論與實際兼備,教學過程中配套設計有主題實作單元,供修習同學深入操作體驗。

濱水都市與可持續建築設計原理(3學分)

通過可持續建築課題研究,使學生瞭解可持續設計原理的必要建築設計與建構方法。藉由講授與案例探討熟悉目前運用的材料與技術、瞭解材料特性與組裝在可持續概念上的做法。另外,課程中也將介紹並預測未來材料的可持續課題運用,重新定義未來建築設計在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可能性。

建築環境控制專題(3學分)

本課程旨在瞭解地球環境與氣候變遷趨勢、各項物理環境因素對建築物之影響,教導學生瞭解各項現代化設備之應用原理,探究進階科學控制方法研究,以期塑造舒適、便利、安全、健康之建築物與建構優良環境品質。

建築再利用與文化創意(3學分)

本課程將以文化創意產業理論為主軸,有系統教導相關理論研究,輔以實際再利用案例說明與比較分析。並對相關理論、概念、文化法規、現況發展等,能有全面性的瞭解與掌握,發展所需要具備的進階專業知識與發展活化建築物手段的多元性。

學術專題專案(1學分)

學生必須參與至少十次由學院認可的學術活動,如學校組織的講座、研討會、參觀等。每次活動後,學生需提交一頁紙(A4)長度的活動報告,並由指定導師批閱。該科目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開拓他們的學術視野,並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相關課程

本課程旨在培養一批適應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堅實寬廣的經濟和管理理論基礎,掌握並能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具備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及應用實踐能力的城市與區域研究和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城市與區域經濟博士基礎必修科目


       

研究方法


       

城市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


       

空間經濟學


       

空間計量經濟學


       

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專題


       

城市與區域經濟博士選修科目


       

調查研究和資料分析


       

產業經濟理論與應用


       

公共管理理論與政策分析


       

城市和區域規劃研究


       

環境和資源經濟學


       

澳門發展專題


       

灣區發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