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採購/投資
2024年11月28日
一、綠色採購政策
大學在採購/施工/外判服務時,為持續改善校園環境質素,推行可持續發展,優先採購及使用對環境衝擊較少、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環保物料及産品。鼓勵各部門將多出或不再使用的物品退回貨倉,再由貨倉根據各部門申請需要進行發放,以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大學亦要求判給的供應商在提供服務時,遵照相同或更高規格的環保採購政策。
二、基本原則
大學進行採購/工程/服務判給時,優先考慮以下因素:
符合環保採購政策,推行可持續發展;
提供合乎環保原則及高能源效益的物料/産品,如易循環再造、簡約包裝、耐用、節水節能、低污染、易降解等;
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及塑膠製品,以減少塑膠垃圾的產生;
外判工程/服務時亦考慮環保因素,如使用環保物料等;
優先採購有公認環保標籤或能源標籤的物料/產品(如環保紙等);
優先考慮可進行回收報廢産品服務的供應商(如碳粉盒等);
優先考慮有環保承諾或已通過環保體系的供應商(如LED節能燈管等);
優先採用本地供應商。
澳門科技大學致力遵從環保採購政策,確保在環保採購政策下採購的物料和服務,能推行大學校園可持續發展。
三、宗旨
本綠色採購計畫旨在:
降低環境影響:通過採購環保材料和低能耗設備,減少碳排放和資源消耗。
推動可持續建築實踐:支持本校建築成為綠色、節能、環保的示範項目。
促進資源迴圈利用:優先選擇可回收、可再生和有機材料,減少廢棄物産生。
提高公眾意識:通過綠色採購的實踐,帶動整個社會和建築行業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四、目標與願景
短期目標(3年)
完成科大建築的綠色採購框架,幷逐年提高校園舊建築中設備符合澳門環保局《環保採購網站》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環保産品目錄》的比例。
採購30%具有環保標簽或能源標簽的耐用品。
確保校園建築中使用的電器和設備滿足節能標準。
所有採購的包裝材料應優先選用可回收材料。
紙質包裝(瓦楞紙板、牛皮紙、再生紙)
玻璃(透明/棕色玻璃瓶罐)
金屬(鋁製易開罐、馬口鐵文具盒)
塑膠(PET、HDPE、PP)
推廣使用本地生產的環保材料,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
長期目標(5年)
每年提高科大所有建築內設施符合澳門環保局《環保採購網站》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環保産品名錄》要求的比例。
建立綠色採購長期可持續機制,做到每年的採購中50%的持續消耗品符合綠色採購要求。
完成對環境影響的定期評估,逐年提高綠色採購比例,逐步實現零廢棄物目標。
通過綠色採購,降低科大建築的運營碳足跡,力求實現碳中和。
五、責任分工
採購部門:負責綠色採購政策的執行,確保所有採購産品符合綠色採購標準,幷進行持續監控。
管理團隊:負責在科大建築的運營過程中落實綠色採購政策,協調各部門確保綠色採購計畫的實施。
供應商與承包商:應配合本校的綠色採購要求,提供符合環保標準的材料和産品,提交相關環保産品證書。
六、環保屬性
所有採購的產品和材料應具備以下環保屬性:
低能耗:優先採購具有綠色標簽的産品,尤其是在長期使用中能有效減少能源消耗。
低污染:優先選擇不含有害物質(如CFCs、HCFCs等)的産品,減少環境污染。
可回收和可再利用:優先選擇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和産品,減少資源浪費。
環保包裝:所有包裝材料優先選擇可回收或可降解材料,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
本地生產:優先選擇本地生產的產品,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七、具體措施
持續消耗品
綠色清潔劑、環保辦公用品、無毒塗料。
高效節能的燈具和電池。
節水型日常消耗品,如環保洗手液、可再生衛生紙等。
耐用品
低能耗家電(如LED燈具、節能空調、茶水間冰箱等)。
高效的建築節能設備,如增添隔熱玻璃膜、窗簾及百葉簾等。
符合環保標準的辦公傢俱和建築材料(如低VOC含量的油漆和塗料)。
產品
優先使用本地生產的綠色建築材料(如再生磚、環保混凝土等)。
快速再生材料,如竹材、可持續溯源的木材等。
使用可再循環材料利用率高的建築材料(如金屬、塑膠、玻璃等)。
設備
對於高效節能電器、LED照明系統等節能設備可逐年進行定量採購。
對於節水設備,如節水馬桶、節水龍頭等,可根據建築使用人員需求及滿意度對其流量進行適當調配。
服務
在回收和廢棄物管理服務上,需確保裝修翻新和運營期間産生的廢物得到有效回收和處理。
八、監測與檢查
採購過程監控:所有綠色採購活動將由採購部門進行審查,所採購的物品符合綠色採購標準,幷進行持續記錄。
供應商審查:定期對供應商進行環境合規檢查,確保其提供的産品和服務符合環保要求。
環境效益評估:每年對校園的綠色採購效果進行評估,檢查能源消耗、水資源使用及廢物管理等方面的情況。
定期報告:採購部門將每半年向管理層提交綠色採購報告,包含採購的綠色産品比例、環境效益資料以及改進建議。
九、 環境效益評估
展示每年對校園綠色採購效果的評估結果,包括能源消耗、水資源使用及廢物管理等方面的數據。
十、定期報告
提及採購部門每半年向管理層提交的綠色採購報告,包含採購比例、環境效益資料及改進建議。
十一、互動與參與
設立一個用戶回饋區,鼓勵師生員工對綠色採購計畫提出意見和建議。
十二、未來展望
持續改進
強調綠色採購計畫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未來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的環保採購方式。
社會影響
說明通過綠色採購,不僅推動了校園的可持續發展,也為整個社會樹立了榜樣。